《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里面提到,很多交易者相信這個市場中存在著在一個“圣杯”,找到這個“圣杯”人就可以在這個市場中從容的獲取利潤。 從現實來看,我們確實能夠找到一些人,他們可以長期穩定的在市場中獲利。漸漸的,有人將這個“圣杯”物化成一套規則,一套策略,或者說一個系統,系統交易 是否真的能在市場中穩定獲利?
系統交易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還有一個概念與之密切相關:程序化交易。很多人將程序化交易等同于系統交易,我個人認為系統交易是個大的概念,它應該包括程序化交易。
一、技術分析是程序化交易的理論基礎
市場分析的方法很多,投資者大多會觀察基本面資料,例如供給與需求的相關發展趨勢,如果氣候不佳而可能使產量受損,價格就會上漲。如果經濟衰退 而導致需求不振,價格就會下跌。研究基本面因素,是最常用的市場分析方法之一。技術分析是另一種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方法。技術分析不試圖根據基本面資料預測 行情走勢。技術分析者相信,任何單一市場參與者,不論其掌握的信息多么完整,也不可能勝過其他市場參與者整體掌握的信息。因此,技術分析者任務,價格行為 本身,才是最好的信息來源。行情預測是透過走勢圖形態進行,而這些走勢圖形態在過去幾十年一直都是市場研究者的研究對象。關于交易上的一些看法,技術分析 者大多會仰賴主觀判斷。例如,特定價格排列在某技術分析者眼中可能是買進信號,而另外一些技術分析者眼中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信號。程序化交易的理論根基也在 于對價格行為的研究,它遵從與技術分析的基本原理:價格行為反映一切,認為價格已經和正在反映市場中的信息。由價格所引發出的一系列技術指標,包括趨勢類 指標、擺動指標等等這些成為程序化交易的核心工具。
二、程序化交易的產生和發展
程序化交易是一種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支持下,瞬間完成你預先設置好的組合交易指令的一種交易手段。程序化交易在投資實戰中不僅可以提高下單速度,而且可以幫助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避免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實現理性投資。
一個初入市場的交易者往往靠自己的直覺交易,但一個市場的新手往往缺少對市場的了解,造成了對市場行為理解的偏差和錯誤,所以這種直覺常常表現 為一種錯覺,是直覺的低級形式,除非他們的運氣一直很好,否則他們不可能靠這種直覺持續穩定的獲利;程序化交易系統之所以出現就在于人有著某些先天無法克 服或者很難克服的缺陷,那就是人的主觀意識。程序化交易可以通過一些機械化的交易策略來約束人的主觀交易沖動,從而可以控制人在市場中的情緒波動來更客觀 的觀察市場的行為。
不可否認,直覺(靈感)是存在的,它是交易的高級形式,屬于藝術范疇,交易大師眼中的期貨交易永遠是技術和直覺的完美結合,同時也是科學和藝術 的結晶。對于初入期市的新手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他的直覺往往導致了他的錯誤。例如在銅的大牛市中,一些交易者看對了方向卻沒賺到錢,原來他一直持有銅的多 單,但銅價一上漲,他總認價格漲得太快太猛要調整了,于是先平了倉想等價格跌下來再買,哪知銅價一漲就沒回頭,最后漲到了讓很多投資者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交易中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交易者自己,我們每一次失敗的經歷都說明:不是市場太聰明,而是我們太自作聰明,太自以為是,我們在交易中總是被 自己的主觀情緒、欲望所擊敗。為了避免我們被主觀情緒所困擾,我們可以使用機械式的交易系統來規范我們的交易活動,但即使有了交易系統,但交易是否成功還 是決定于人本身,在于交易者能否始終堅持自己的交易體系。
對交易者而言,我們一切的技術分析、資金管理、風險收益比等參數的測定都是在我們大腦的左半球完成,而一切直覺、靈感卻來源于大腦的右半球。如 果說期貨交易是一門藝術,那么藝術靈感的產生便來自于右腦,右腦具有無窮的潛能。據最新研究表明,啟動靈感的地方稱為“扣帶前回”(ACC),ACC在大 腦中處于一個被稱為“認知”與“情緒”交互作用的界面,該區的上部和下部與人的認知活動和情緒活動密切相關,因此直覺(靈感)的產生是邏輯思考與情感思維 激烈沖突的結果。直覺(靈感)屬于藝術范疇,直覺交易也是一門藝術,交易大師在大家不敢買時買入,在大眾一致看好時賣出,從當時的技術分析、交易系統的層 面來看是不可理喻的——這就是直覺,這就是靈感,說不清也道不明,只能解釋為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和領悟,是交易的高級形式。
三、程序化交易的幾個認識誤區:
1、 系統交易的真正功能
系統交易最大的作用和它產生的原因就是通過客觀的交易規則來抵消投資者在市場中無法避免的情緒波動,但完全的機械化程序化的交易系統還是比較危 險的,雖然完全機械化交易系統在保持交易的紀律性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但這種系統缺少靈活性,無法真正發揮資金管理的作用。而資金管理往往在投資交易中起 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些觀點,說優秀的交易商交易的成功率往往是低于50%的,但是他們卻憑著較低的成功率來獲得巨大的利潤,原因也是 不言自明的,那就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流”。交易系統最核心的作用還是控制人內心某些很難抗拒的弱點:恐懼、貪婪。讓一個客觀的規則在我們頭腦失去控制 時給我們敲響警鐘,告訴我們現在可能出現問題了。
尼克•里森是在新加坡從事日經指數期貨和期權交易,貪婪和自負讓他完全失去了對市場的觀察,在最瘋狂的時候,整個市場仿佛只有他一個人在做多, 他一個人已經握有5萬多張日經期貨合約,而他周圍的人全都成了他的對手。他盲目的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整個市場,事實上,憑借手中如此大的倉位,他確實可以左 右一些局部的行情,但一個趨勢的扭轉是完全無法靠一個人來扭轉和改變的,特別是在一個趨勢的后期,往往會給參與抄底的投資人以致命的打擊。里森在絕望中等 待最后的判決,而這家有著233年歷史的銀行也就此破產。而當時里森卻被認為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熟練掌握期貨與期權運作的專家。事實上,不止是里森,很多 著名投資人在成為著名“炒家”之前,幾乎都經歷過似乎是無法避免的重創甚至破產,這些我們都可以在他們的自傳或者記錄中得到證實。每個人都有難以克服的弱 點,而約束自己的弱點便是減少自己犯錯誤的的概率,也就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2、 一勞永逸的“圣杯”?
市場中不會真正存在一個這樣的“系統”,根據系統提示的信號下單就可以保證穩定的盈利。這種“系統”,或者說“圣杯”就像以前物理學家所希望找 到的“永動機”一樣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物理學中有能量守恒的定律,所以“永動機”不可能存在,而市場中的資金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守恒的,不可能平白無故的 出現一個這樣的系統,讓發現它的人可以將市場當成他的提款機,開采這取之不盡的市場寶藏。
其實,真正的“圣杯”確實是存在的,它蘊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最適合的交易系統,有了它,每個人都有在市 場中穩定獲利的可能。每個人的性格、價值觀以及稟賦是不同的,而且對市場的認識和觀察也是不盡相同的,甚至是千差萬別的。這就決定了每個人對行情的認識也 是不一樣的,交易體系之所以被稱為系統是因為各項規則都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的必要組分,不能或缺。各部分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非親手建造者往往不能知其 妙。有人拿了別人完整成熟的交易體系執行后結果卻很不理想,原因常常是對某些規則理解上有偏差。所以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沒有什么絕對的放之四海而皆 準的標準,一個好的交易系統對于設計它的人來說可能,但給一個對市場認識非常淺薄的人來說可能是虧損累累。
交易體系的最根本的價值是用明確的一致性的原則讓我們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比較好地抓住那些概率性的機會,更穩定更持續地賺錢,它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跟隨不同時期、不同品種、不同經濟環境在不斷的變化。
3、交易系統的核心在于紀律
要對自己的交易系統有信心,才能堅持,也許運用這套交易規則,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虧損,從此對系統產生了懷疑,在接下來的幾次信號出現 是便不遵守自己的規則。而往往這樣就錯失了最好的盈利計劃,只要自己的系統是科學的,在歷史績效檢驗中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表現,就要對此有信心。因為交易系 統并不是一個百發百中的概念,它是一個長期的概率游戲,用統計學的術語來講,就是一個長期的盈利期望為正。而這種追求長期績效的過程中,就必然要損失和犧 牲短期的盈虧。也可能短期內的頻繁的小虧讓你感到厭煩,但是系統在捕捉到一個可以獲得較大盈利的行情時,往往可以彌補以前所有的虧損,而這,需要極大的耐 心和紀律。
(責任編輯:admin)